
新华全媒+|财经聚焦:从广交会看我国外贸新趋势
4月15日,广州琶洲,第133届广交会正式开展。
这是时隔三年后,广交会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。入口处排着长队的人群,如潮水般缓缓向前涌动。
“就像过年一样!”眼前的热闹,让一位“老外”采购商对着同伴大声感叹。
这一天,广交会入馆人次达到37万。
广交会现场,鱼贯而入的中外客商。新华社记者魏弘毅 摄
作为中国外贸的“晴雨表”和“风向标”,广交会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届:展览总面积增至150万平方米,线下参展企业近3.5万家……连日来的“人气爆棚”中,关于新产品、新“卖家”、新朋友的故事不断“上新”,助力形成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支撑作用的合力,彰显着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。
三年后的重逢:“用更新更好的产品吸引客户”
在本届广交会第三期参展的辽宁超鹏服饰有限公司将带来600件展品,其中近八成为全新设计。
这是一家深耕工装、户外服装领域的企业。多年来,公司大多数客户来自广交会。
“我们一直盼着线下广交会重启,用更新更好的产品吸引客户。”超鹏服饰董事长王同飞说。今年,这家公司提前近两个月就给几百家海外客户发出参会邀请,而往年一般只提前半个月。
新品首发首秀,亦是本届广交会的一个显著亮点,线上线下举办的新品首发活动达300多场,涉及工业制造、电子家电、建材家装、五金工具、家居消费、时尚生活、健康休闲等。
“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有所下降,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,显著提升了我国产业的配套能力、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,进而锻造新的外贸优势。”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
第133届广交会开幕式上,珍妮弗·帕顿代表科佩尔公司发言。新华社记者魏弘毅 摄
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一季度,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.8%,其中出口增长8.4%,保持了较快增长。同期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.8%。
“我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,不断拓展外贸空间。”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,综合来看,下阶段稳外贸政策会持续显效,有利于实现外贸全年促稳提质的目标。(记者刘夏村、魏弘毅、丁乐、洪泽华)